測量植物生長
為了捕獲有關植物總體健康狀況的足夠數據,我們建議您記錄至少一個最終重量測量值,一個根健康指標,以及與您正在使用的植物類型相關的所有觀察測量值。
稱重植物:新鮮與干重
測量鮮重:雖然您可以在技術上測量植物的鮮重而不傷害植物,但從植物生長的“培養基”中移除植物的簡單行為可能會導致創傷并影響正在進行的生長速度,從而影響您的實驗。測量植物的鮮重是很棘手的,應該可以保存作為實驗結束時生長的最終量度。以下是測量鮮重的過程:
從土壤中移除植物并洗掉任何松散的土壤。
用柔軟的紙巾輕輕涂抹植物,以去除任何自由表面的水分。
立即稱重(植物含有高水分,因此等待稱量它們可能會導致干燥,從而產生不準確的數據)。
測量干重:由于植物的水成分很高,植物中的水分將取決于其環境中的水量(很難控制),使用干重作為植物生長的衡量指標更可靠。在實驗結束時,您只能將此數據捕獲一次作為最終度量。
從土壤中移除植物并洗掉任何松散的土壤。
植物去除任何自由表面水分。
將植物在設置為低溫(100°F)的烘箱中干燥過夜。
讓植物在干燥的環境中冷卻(Ziploc袋可以防止水分流出) - 在潮濕的環境中,植物組織會吸收水分。一旦植物冷卻,就按比例稱重。
植物主要含有水,所以要確保你的水垢低至毫克,因為干燥的植物不會產生很大的重量。
根質量
建議將根質量作為最終測量,因為必須從其生長培養基中去除植物以捕獲準確的數據。根據根的類型和結構,有許多不同的方法來測量根質量
網格交叉技術:
從土壤中移除植物。
如果您使用的是淺根或淺根,您可能需要使用酸性染料染色根部。
將根放在網格圖案上并計算根與網格相交的次數。
在紙上追蹤根,測量每個描記,并從描記中計算根長。
計算根數。
測量根的直徑。這對于具有大根的甜菜,胡蘿卜,馬鈴薯等根莖類蔬菜特別有用。
根射比
根植物允許植物從周圍土壤吸收水分和養分,健康的根系是健康植物的關鍵。根:芽比率是幫助您評估植物整體健康狀況的一項措施。您的對照組植物將為您提供每種植物類型的“正常”根:芽比,從此正常水平(向上或向下)的任何變化都將表明植物整體健康狀況的變化。重要的是將來自根:射擊比率的數據與來自觀察的數據相結合,以準確了解植物的情況。例如,根:芽比的增加可能是一種更健康的植物的指示,只要增加來自更大的根大小而不是來自芽重量的減少。測量根:射擊比率:
從土壤中移除植物并洗掉任何松散的土壤。
植物去除任何自由表面水分。
將植物在設置為低溫(100°F)的烘箱中干燥過夜。
讓植物在干燥的環境中冷卻(Ziploc袋可以防止水分流出) - 在潮濕的環境中,組織會吸收水分。一旦植物冷卻,就按比例稱重。
將根與頂部分開(在土壤線處切割)。
分別稱量并記錄每株植物的根和頂部。(根的干重/植物頂部的干重=根/莖比)
可以計算每次處理的根/莖比。
植物主要含有水,所以要確保你的水垢低至毫克,因為干燥的植物不會產生很大的重量。
意見
植物有許多不同的特征,可以通過觀察來測量,以確定植物生長/健康的程度。下表介紹了您可以采取的一些措施,并建議您在實驗過程中進行這些觀察的頻率。
測量 | 程序 | 測量頻率 | |
從種子開始 | 第一個子葉 | 記錄從種植到第一個子葉出現的天數(“種子假”是第一個從地面出現的)。 | 一旦 |
發芽種子的百分比 | 計算實驗中每個變量下萌發的種子百分比。 | 一旦 | |
從幼苗開始 | 植物高度 |
| 每2-3天一次 |
葉數(表示植物的生理年齡) | 計數葉子:
| 每2-3天一次 | |
葉子的表面積 |
| 每2-3天一次 | |
植物的顏色 | 記錄植物顏色變化或差異的任何觀察結果。 | 每2-3天一次 | |
當您使用開花植物時,這兩個測量值可作為植物健康的額外指示 | 第一次開花 | 記錄自初次種植到第一朵花的天數。 | 一旦 |
花數 | 記錄每株植物上的花朵數量。芽應該包括在你的花數中。 | 每2-3天一次 |
參考書目
注意:在創建Science Buddies Measuring Plant Growth指南時,最初參考下面列出的所有資源作為參考; 但是,互聯網上不再存在一些資源。
密蘇里植物園。(2003年5月3日)。測量浮萍生長 2005年2月7日從http://www.mobot.org/jwcross/duckweed/duckweed-measuring-growth.htm檢索
Mulanax,馬特。(2005年2月4日)。與植物專家和科學伙伴Matt Mulanax的電子郵件通信。
羅德學院。(nd) Botany:設置RCB實驗室。2005年2月4日從http://www.rhodes.edu/biology/stinemetz/FPlants.htm檢索
Wood,AJ和Roper,J。(2000,March)。“用于測量植物生長和發育的簡單無損技術。” 美國生物學教師, v62 n3 p2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