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
國外:
時間:
國內外科技大賽 | 活動簡介 | 獲獎案例 |
![]() |
巴西青少年科技競賽從2009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次,由利貝拉 托基金會主辦和管理。每年有來自巴西和其他20多個國家的約450項優秀青少年科 技項目參賽,是南美洲最大的青少年科技賽事。賽事涵蓋動物和植物科學、細胞和分 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化學和生物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和天體科學、數學、物理、社會 科學及藝術和行為科學、電氣工程、電子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環境管理、環境科 學、醫藥與健康等學科領域。 |
|
![]() |
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能源、工程、環境)是一項面向 9~12年級學生的科學賽事,也是全球同類賽事中規模最大的科學賽事。本賽事與美國國內及國際各科技賽事組織者通過一系列比賽,共同集聚了一流的參賽 者和參賽作品。其目標是就全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意識; 幫助學生把握相關議題;探尋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案;引起青少年關注;加快世界可持 續發展進程。 |
|
![]()
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 2019-03-16 |
提高青少年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度和良好的科技創新意識,鼓勵和支 持全國中學生積極參與水環境保護、進行與水有關的科技發明,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 戰略眼光、正確環境價值觀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推進青少年參與水資源保護 的行動。 |
|
![]()
世界航模錦標賽
英國 2019-01-08 |
航空模型運動是以操縱、放飛自制或裝配的模型航空器,進行戶外 活動、訓練比賽或創紀錄飛行的一項科技性較強的運動。 現代航空模型運動分為自由飛行、線操縱、無線電遙控、仿真和電動等五大類。按動力方式又分為:活塞發動機、噴氣發動機、橡皮筋動力模型飛機和無動力的模型滑翔?機等。 航空模型的競賽科目有:留空時間、飛行速度、飛行距離、特技、“空戰”等。目前世?界錦標賽設有30個項目,隔年舉行一次。 航空模型國際航聯分為FI、F2、F3,即自由飛、線操縱、無線電遙控類。 |
|
![]()
青少年DI創新思維競賽(DI)
美國 2019-01-07 |
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e”(目的地的想象)的縮寫。是由美國引進的,主要是開發青少年的智力。DI協會成立于1983年,總部設在美國的新澤西州,并于每年5 月份在美國舉辦DI全球總決賽。 |
|
![]() |
它是由韓國人創立的組織,從1997年開始,每年都舉行一次機器人 世界杯足球賽(Robot-Soccer World Cup),其比賽項目主要有:超微機器人足球賽、單 微機器人足球賽、微型機本賽事與美國國內及國際各科技賽事組織者通過一系列比賽,共同集聚了一流的參賽 者和參賽作品。其目標是就全球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意識; 幫助學生把握相關議題;探尋解決問題的可行性方案;引起青少年關注;加快世界可持 續發展進程。 |
|
![]()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ASTIC)
國內-全國 2019-01-01 |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CASTIC) (一)活動簡介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包括省(市)賽和全國賽。 1. 活動宗旨 推動青少年科技活動的蓬勃開展,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質,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提高科技輔導員隊伍的科學素質和技能,推進科?技教育事業的普及與發展。 |
臺風渦旋北移過程科氏力偏差和內力函數模型建立與分析 |
![]()
“F1在學校”青少年科技挑戰賽(FI in Schools)
國內-全國 2018-09-16 |
F1在學校”科技挑戰賽是由F1官方打造的中學生F1賽事,比賽 用賽車是輕木制作的迷你F1賽車,以二氧化碳壓縮氣體為動力,在20米長的賽道上 競速,是一項跨學科團隊競賽。“F1在學校”科技挑戰賽主要對學生開展胯學科綜合 素質培養,培養學生物理、數學、英語、通用技術、信息技術、美術等多個學科的知識綜 合運用能力。2015年,全國有14所中學的24支學生車隊參賽,進行了賽車設計、技 術規格評測、展臺設計、社會化媒體使用、現場演講、賽道比賽等多項內容的比拼,最終 決出了前三名車隊,這3支車隊于9月11日代表中國參加了在新加坡舉辦的總 決賽。 |
|
![]()
以色列世界科學大會(WSC)
以色列 2018-08-16 |
由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生物學家羅杰?科恩伯格發起,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科技部、外交部聯合主辦,原定2014年舉行,因巴以局勢推遲到 2015年。本次大會邀請了 15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菲爾茲獎等國際重要獎項得主、知名科學家,以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百名17~21歲的學生進行交流,預計參 會人數達到400人。以色列總統魯文?里夫林也出席了本次大會。 |
|
![]()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Stockholm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Seminar)
瑞典-斯德哥爾摩 2018-08-15 |
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討會是世界著名的青少年科技活動,創 辦于1976年,每年僅邀請25名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有的是從英特爾 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和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等主要國際青少年科技競賽活動 中涌現出來的佼佼者,有的是代表青年科學家組織或者由大學推薦的。活動的主要目 的是促進國家間的了解和加深友誼,為在自然科學領域有相同興趣和對其他國家的文 化、人民有了解欲望的青年提供交流平臺。在一周的活動里,青少年將受邀出席諾貝 爾獎頒獎典禮、招待會、歡慶儀式等,參加科學活動和講座,了解瑞典的科研和文化 習俗。 |
|
![]()
日本超級理科高中學生展示活動(Super Science High School Student Fair)
日本 2018-08-15 |
該活動由日本文部科學省和日本科技振興機構共同主辦,從2004 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次,是日本“超級理科高中計劃”(以下簡稱“高中計劃”)中的 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高中計劃”的項目學校,旨在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崇尚科學、 嚴謹治學、善于探究,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一項重要競賽活動。 |
|
![]()
倫敦國際青少年科學論壇(London International Youth Science Forum)
英國-倫敦 2018-07-25 |
自1959年起,英國文化協會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每年主辦一屆 “倫敦國際青年科學論壇”,至今已有53年的歷史。每年選擇一所英國的高校舉辦該 論壇,每年有來自50個國家和地區的350位(17~21歲)學生參加。每屆論壇都有一 個主題,活動內容包括前沿科學家的講座和演示,參觀工業基地、研究中心、科學機構 和組織,以及世界一流的實驗室和大學。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從2003年開始組 團參加此項活動。 |
|
![]()
丹麥青少年科學家競賽
丹麥 2018-04-20 |
丹麥青少年科學家競賽創辦于1989年,由丹麥教育部主辦、丹麥科 學工廠承辦,每年舉辦一次,是丹麥國家級青少年科技賽事。競賽面向丹麥全體中小 學生(21歲以下),涵蓋化學、環境、生物、數學、物理學、醫學、工程學、生物化學、信息 學等多個學科。每年3月舉行5個區域半決賽,在半決賽中勝出的100個項目有機會 進入到4月份的總決賽。丹麥派出的參加國際知名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和美國英 特爾科學與工程大獎賽的項目都是在此競賽中產生的。同時,競賽主辦方還與挪威、 荷蘭、歐盟、美國、中國和巴西等國家建立了雙邊合作機制,互派學生參加對方的國家 科技賽事。從2006年幵始,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派隊參加該競賽。 |
|
![]()
盧森堡青少年科技競賽(Luxembourg National Young Scientists Contest)
盧森堡 2018-03-15 |
主要內容:盧森堡青少年科技競賽自1971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次,由盧森 堡青年科學家基金會主辦和管理,盧森堡每年選派的參加歐盟競賽、倫敦論壇等國際 著名科技賽事和交流活動的學生均是從該競賽的優勝者中產生的。法國、中國、意大 利、德國等國受邀選派項目參加該賽事。 |
|
![]()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美國 2016-05-15 |
面向9~12年級(即初三至高三)中學生,具有創新性、獨立性、合理性、完成的科 研項目。以個人或3人以下(含3人)團體項目為主。 |
|
![]()
歐盟青少年科學家競賽
歐盟 2015-09-17 |
此競賽是歐盟委員會于1989年發起的,由歐盟科研與創新總署管 理,旨在促進青少年科學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引導他們未來從事科技方面的工作。 比賽主要面向歐盟成員國(28個)和其他歐洲國家(8個,冰島、以色列、挪威、瑞士、土 耳其、摩爾多瓦、塞爾維亞)的高中及大學一年級學生(14~21周歲),中國與日本、韓 國、加拿大、美國等8個國家作為國際特邀國家參賽。賽事涉及生命科學、生物技術、 化學、地球科學、工程學、環境科學、信息和計算機科學、數學、醫學、微生物學、物理、社 會科學等12個學科。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從2002年開始組團參加此項比賽。 |
|
![]()
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
瑞士 2015-04-16 |
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是世界著名的國際發明展覽會之一,因其規?模大、參展者踴躍,在國際展覽界享有較高聲譽,是全球最新發明產品的重要展示舞?臺。展會設“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獎”及各類專?項獎。 |
|
![]()
“環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學知識挑戰賽全球總決選
國內-全國 2014-07-16 |
“環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學知識挑戰活動是由環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Global Health & Education Foundation)發起,用來激發中小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的興趣,并提 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的課外科普教育活動。 |
